据报道,针对防疫中出现的非授权、超范围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天津市委网信办近日决定,在全市开展相关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此前,中央网信办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为疫情防控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疫情发生以来,各种App在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困难帮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
由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组织,2020年全国银行业保险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业已启动。今年的活动旨在“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助力疫情防控”。 自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消费者对线上渠道的使用意愿有了明显的增长。APP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无法脱离的一部分,渗透至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因此在疫情期间,更需要警惕...
不仅发来“教学”视频,返利骗子还盯上你的花呗额度。说是让你输入“激活代码”,实际上,输入的数字就是转账金额!昨日,警方发布我市最近新冒出的网络返利骗局“2.0版”。有趣的是,在返利骗子发送的“教学”视频中,返利的“返”字都被打错成“反”。 参加返利活动要先“激活” 一发出花呗二维码就被扣钱 3月7日,陈女士在自己之...
如何实现有序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之间的平衡?如何辨别人员的健康状况、避免出现聚集性的传染事件?近期,“健康码”在全国各地的推广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媒体报道,目前,北京市、广东省、湖北省等地均已推出官方“健康码”申领渠道,各个省份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也正在启动。然而,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隐忧,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
“返工后,口罩、手套不够?日本含氯‘消毒卡’,抵御身边活病毒!”“三价银离子,病毒天敌,长久抑菌抗病毒!”“精油小分子穿透病毒包膜杀死病毒”…… 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一批号称可以抵御病毒、预防新冠肺炎的防疫“神器”在网络和实体店热卖,有的打着“高科技”旗号,有的则是人们熟悉的“老面孔”。 防疫“神器”有多神?几...
“因为你的耐心和及时的联系,让我的朋友在最后一步避免了被骗。全靠你的守护!谢谢你!真棒!”3月16日上午,事主黄女士委托朋友向广州海珠警方反诈中心发来短信,对民警在她最后转账前及时劝导提醒,避免她遭受经济损失表示衷心感谢。 3月14日,海珠区居民黄女士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疾控中心”,以黄女士涉嫌违法贩卖口罩,须配合...
“洗车40元一次,办卡300元12次”“饭店会员卡充值10000返3000元”……生活中有很多消费“诱惑”,抵制不住的消费者不知不觉就办了不少预付卡。不料“馅饼”成“陷阱”,看起来实惠多多的预付式消费,背后却存在着“商家跑路”“收款容易退款难”“服务打折扣”等一系列消费风险,这也促使预付卡消费成为投诉、维权的热点。 “我现在办预付卡...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在接到一系列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后发现,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旗号大肆炒作“虚拟货币”、ICO(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等进行诈骗。为此,太原中心支行以案说法,提示消费者谨防区块链虚拟货币网络诈骗。 来自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的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12月,太原市警方破获一起区块链虚拟货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