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市民普遍通过网络开展办公、教学、购物活动,诈骗犯罪分子利用这一特殊时期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连日来,市公安局持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截至目前,已侦破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名,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稳定。 疫情期间较为多发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类型有哪些?如何避免上当受骗?记者采访了市...
日前,有媒体曝光疫情期间培训机构乱象,包括直接把线下课程转成线上课程,在告知授课形式改变时,却并未提供任何增加课时或减免费用的选择;收费时间跨度过长的情况普遍存在,并且违规收费仍存;还有的培训机构未按要求做好公示,比如找不到实际授课教师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的具体信息等。 培训机构应对疫情的变通之举,如果突破合法合...
据媒体报道,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游戏成为不少人居家娱乐的选择,许多游戏下载量大幅增长。然而,一些游戏公司虚假宣传、以不公平规定为自己免责甚至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和财产权的做法,引发不满,相关消费纠纷也开始增多。 疫情期间,很多人靠玩游戏来打发时间,相应的行业乱象也不断增加。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日前专门发文《网络游戏经...
在抗“疫”期间,有些不法分子打起了歪主意,实施新型金融诈骗。随着3·15消费者权益日渐近,北京银保监局、黑龙江银行业协会等发出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预防金融诈骗。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积极研发黑科技,守护老百姓的金融消费安全,让花样百出的新型金融诈骗无处遁形。 北京银保监局在风险提示中总结了四类典型骗局。一是低息贷款型诈骗...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日前对全市消协系统疫情期间接到的咨询投诉进行梳理发现,网络购物引发的消费纠纷主要涉及医用防疫用品、日用商品、食品、售后、物流等。 据介绍,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医用防疫用品价格高、质量差;二是商品宣传与实际不符;三是食品不新鲜;四是售后服务缺失;五是商品不能按时发货,物流配送迟延等。...
当前,全国各地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统筹工作,正处于关键时刻。但社会上却出现打着疫情防控旗号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新情况,3月6日,安徽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出“关于警惕不法分子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风险提示”。记者注意到,这已是第二个省份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就此专门“发声”。 据安徽金融监管局的介绍,近...
电信企业为全国手机用户免费提供本人到访地短信的查询服务,经用户授权可以查询近15日和30日内到访省市的信息;几家科技企业及时开发了小程序,推出疫情防控“健康码”……大数据的运用,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行证”。与大数据同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的,还有个人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问题。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介绍,在数据分...
当前,网上购物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物资储备的重要手段,不法分子趁机动起“歪脑筋”以伪造快递单号实施诈骗,谋取不义之财,给一些单位和个人造成不小的损失。近期,我市周边各地接到多起此类案件,望市民引起重视。 1、2020年2月22日,苏州市民朱某在“闲鱼”平台上看到出售二手苹果手机信息后,联系卖方,并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扫码支付对方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