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专门办理所谓“代理退保”业务,实际是以“维权”之名谋取私利,甚至骗取消费者资金,从事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如名义上为消费者办理“退保”,实际是抵押保单办理贷款,再诱骗消费者以贷款资金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后“跑路”,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金融监管部门提醒...
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迅速,线上平台因便捷、多样等成为消费者选车、购车的重要渠道。但随之涌现出许多问题,虚假车源、信息不符、霸王条款……为帮助消费者“排雷”,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简称四川省消委)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要警惕低价陷阱,不要轻信口头承诺,选择管理规范、服务有保障的平台; 要谨慎签订购车合同,明确收费...
下单一束精致而温馨的鲜切花,到货后却发现干瘪烂心、几近凋零。跟客服费尽口舌,换来的却是不断推诿卸责……近年,鲜花绿植的线上销售逐渐火了起来,不仅降低了商家的销售成本,也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然而货不对板、售后推责、维权困难等问题也频频曝出,让消费者困扰不已。 货不对板,资深买家也“翻车” “我都有10多年的网购经验了...
4月5日,记者从广州警方获悉,3月31日,广州市反诈中心连续接到拦截两宗冒充“公检法”的诈骗预警,民警马上对事主进行耐心劝阻,共保住22万元。 3月31日18时许,广州反诈中心接到预警,一事主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反诈中心值班员快速反应致电事主,打断事主与骗子的操作,成功保住事主12万元。 经了解,事主当天接到“清远清城派出...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高发势头,增强广大市民防范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长沙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就近年来发生的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兼职刷单诈骗、贷款诈骗、虚假投资平台诈骗、裸聊诈骗等 10 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进行了对外通报。提醒群众增强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案例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2019 年 12 月 21 ...
“盲盒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最终会拿到什么。”经常购买盲盒的越越告诉记者,“有时候开盒那一刻就像中了500万元大奖似的,但有的时候让人真的很失望。” 盲盒指的是没有任何样式提醒的装有不同玩偶手办的纸盒,一般情况下一系列12个款式,需购买者打开后才能知道其内容。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发布消费提示称,有经...
从微信卖茶女,到直播平台的乔碧萝,网上利用手机、互联网进行各类网络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不少人就因为自己的贪心而掉入别人设下的陷阱,身陷网络兼职刷单、网上交友、低价利诱等诈骗。 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手段,我们该如何甄别呢?以下是当下8种手机互联网诈骗,请大家提防。 1.中奖短信诈骗 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
近日,多部门发布提示称,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吸收资金,实则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 识别这种骗局,大家需要记住以下三大特点。 特点一:网络化、“高大上” 这种骗局主要通过网络、或是聊天工具开展交易和收支现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