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集安市按照文件精神部署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工作任务。各中小学开展了“守正创新惠民益生”的课后服务工作,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课后服务社团多达几十种,其中包括传统文化、艺术素养、身心健康、美育熏陶、综合实践等课程,丰富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发展平台,发挥了教师特长,张扬了学生个性,彰显了学校特色,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集安市实验小学创新举措落实“双减”,开展“五悦”即悦读、悦动、悦劳、悦艺、悦墨特色活动模式,包括国学、足球、滑板、曳步舞、种植、葫芦丝、声乐、陶泥、机器人、书法等40余种社团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课后服务成为真正有爱心、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清河小学的大型韵律操卡路里、经典古诗韵律操、课桌手势舞等凸显学校特色;榆林镇学校、凉水乡学校将打击乐器——非洲鼓引入课后服务,花甸小学也把竹竿舞、武术引入到学校活动之中;青石镇学校探索性地开设瓦当雕刻、空灵鼓、民间衍纸等课程,提高了美育质量;集安市第七中学、头道镇中学围绕“双减”打造“一班一品”“一生一特”,实现学生体质增强、学习质量提升的“双增”;第二中学开设了烹饪、蔬菜种植、花草裁剪、手工制作等社团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程活起来。集安市腰营学校以优美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社团服务被列入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推荐名单之中,学生们在校园活动中绽放生命之美。
集安市第一小学积极探索创客空间建设,聘请退休教师和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及志愿者提供服务。快板、机器人编程、陆地冲浪板滑雪等都是与社会具有相关资质的组织携手开展的,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多方位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以微笑面对生活,勇于接受挑战,主动参与学习,幸福快乐成长。集安市朝鲜族学校开展了特色课后服务——心理健康课和团体辅导活动,学生们端正了积极应对问题的态度,树立了信心,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安市在开展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义务教育中小学全覆盖,多彩的社团活动增强了课后服务质量,有效落实“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