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地动态
市工信局全力推进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8/04/24  |  来源:通化市人民政府  |  专栏:本地动态
 

近年来,市工信局全面落实吉林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创新驱动,着力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实现了骨干企业群体不断生成壮大,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为夯实经济发展后劲奠定了良好基础。

积极科学谋划,加快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医药健康产业五年行动计划的有利契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重点围绕提高“签约率、开工率、复工率、竣工率、投产率”,全面推进“三抓”“三早”行动,使大禹制药、长海药业等一批新项目先后落地,东方红西洋参产业基地、海通现代医药产业园等一批续建项目有序推进,为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持续动能。同时,重点抓好医药企业并购重组,推进新产品研发、重点品种技术升级和大品种二次开发,积极培育创新主导型企业,促进了医药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抓好园区建设,推进医药企业集群发展通化医药高新区2013年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以医药冠名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之一,已纳入全省医药健康产业“一区一基地”双核心规划布局。在市工信局积极推动下,占地面积260亩,总投资6.3亿元,可容纳50户医药创新型企业的医药健康创业园项目,预计今年6月可竣工。与此同时,市工信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支持医药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29项政策措施,启动实施了东宝生物医药产业园、修正医药科技产业园、紫鑫医药产业园等12个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康元生物、万通盛泰生物工程等27个项目部分或全部竣工投产运营,一批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坚持科技引领,提升医药企业创新能力

近年来,市工信局重点围绕“创升个、个变企、企升规、规转股、股上市”抓落实,全面提升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全市现有国家级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医药高新技术企业3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国家级医药技术中心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列前茅。市工信局协调相关机构,成立了通化医药高新区院士工作站,负责进行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与“十四校三所一院”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制药企业与高校院所全方位开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了一批基础性、战略性和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东宝重组人血白蛋白是世界首例研发成功的注射级重组人血白蛋白制品,肺宁颗粒、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等千余种医药类新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修正斯达舒多剂型胃病系列药、万通风湿类系列药等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个个喜人的成果就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在市工信局积极努力下,我市医药产业必将阔步前行,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化市人民政府|2018/04/24
专栏直通车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