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地动态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活力通化
发布时间:2018/05/03  |  来源:通化日报  |  专栏:本地动态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要求,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落实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企业家建议,认真听取各部门意见,结合通化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为下步工作提供了努力方向和基本遵循。
    树立服务企业理念
    对标台州先进经验,我们感到打造具有通化特色的营商环境首先要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理念,自觉营造关心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企业找政府办的事情,只研究怎么行,不研究怎么不行,全面推广“妈妈式”服务,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企业家,增强企业家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服务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
    抓好“放管服”改革就是抓住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会同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依据“放管服”改革工作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对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落实情况进行督办,促进各部门落实权责清单,建立健全配套制度,确保权力规范运行。采取定期开展履职尽责情况自查自评、社会第三方评估等办法,围绕各部门落实“只跑一次”工作,检查群众到部门办事是不是真的“只跑一次”,看看各部门是否真的落实“只跑一次”相关工作。采取调研分析、现场问询、模拟办事、陪跑办事、明察暗访、电话回访等手段,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对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帮助各部门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推动解决个别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克服“庸懒散慢拖”的问题。
    服务市场主体需求
    下步工作中,将协调各部门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收费清理政策,让更多的企业有效降低财务成本,全力压低制度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区域吸引力和凝聚力。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督促相关部门从机制上解决交叉执法、重复执法、重复处罚等问题,进一步捋顺执法机构与职能部门职责权限,形成监管合力,努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环境。按照“领导包保、专人代办”的工作要求,对重点招引项目做好跟踪问效,最大限度地服务和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针对调研中反映的政府规则意识不高、契约精神不强、决策办事随意,新官不理旧账、随意变政策变规划,招商项目落地后承诺兑现不了或难以兑现等问题,协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对存在拖欠企业资金情况的单位实行跟踪督促机制,促使拖欠企业资金的单位尽快尽早还清欠款,对没有列入还款计划或三年内没有按计划还款的单位和部门及出现违约新欠的,一经发现,严肃追责问责,充分发挥政府自律与诚信对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维护和增强政府公信力。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加强诚信建设,推动将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纳入政务诚信重点监督范围,推动建立政务主体信用档案和政务信用承诺制度,推动各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将行政事项以及行政服务内容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着力构筑讲诚信、重规则的市场环境,让通化的发展环境更具吸引力。

通化日报|2018/05/03
专栏直通车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