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抓好城乡融合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绿色发展和乡村治理工作。今年以来,辉南县就以上述工作为抓手,全面振兴乡村经济。
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努力形成双轮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分析研判,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科学系统、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支持计划,认真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实行垃圾清运“村收、乡运、县处理”工作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投入保障,坚持财政资金向基层倾斜,继续执行新农村建设“五个一”融资机制,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林地清收三大重点任务,不断打牢乡村振兴基础。
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奋斗目标。突出抓好脱贫产业,注重把资源优势、特色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大力优化产业布局,切实做好“短平快”产业与周期长、见效大产业的有机结合,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认真抓好包保帮扶,坚持力度不减、帮扶不撤的原则,强化包保帮扶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重要作用,推动包保帮扶取得实效。抓好资金使用,做好扶贫资金整合,将扶贫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实施一批村屯道路、农田水利、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认真落实脱贫攻坚、教育、医疗、住房等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全力确保政策红利落实到位,努力让困难群众得到实惠。
着力打造生态辉南,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认真落实河长制各项要求,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努力实现河流管护工作由突击治理向系统常态管理转变。突出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加强污染源执法检查,重拳出击整治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坚决守护生态安全底线。继续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与“扫黑除恶”、惩治“微腐败”和巩固基层政权紧密结合,严惩破坏森林资源的不法分子,切实达到打击一批、震慑一批、教育一批的目的和效果。大力实施生态建设行动计划,积极做好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省级园林城市申报创建工作,努力让辉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居环境更优美。
着力创新乡村治理,营造乡村文明新气象。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切实夯实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基础,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