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书记王志厚同志在全市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市卫生计生委迅速响应,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便召开了委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对全市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大会精神进行了传达,出台三项措施,动实招、做实功、求实效,为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落实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干部队伍“五种能力”。
一是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通过抓项目促发展、促提升。在系统内开展“抓招商落户、抓项目落地、抓服务推进”活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站位、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管行业也要管招商的意识,将项目引进和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卫生计生核心任务来抓,立即行动起来,争当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排头兵。二是建立项目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计生部门定位,既要履行好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的责任,也要完成好重点项目建设的任务。对项目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由一把手牵头负总责,班子成员按照谁分管谁谋划、谁包保谁调度的原则,对直属单位项目工作分头管理,每月召开例会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三是确立招商引资方向。结合系统实际,拓宽社会办医渠道,增加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类别。采取定向招商、叩门招商等形式,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健康产业相关项目,重点引进脑科、肿瘤科、妇幼保健、医养融合等专科医疗机构,推动医疗服务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体育、食品等深度融合,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健康服务格局。
二、狠抓行业软环境建设,为投资者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只跑一次”改革构想在卫生计生行业率先开花结果。开展行政审批管理改革,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环节,实施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提供网上审核指导服务,办事人可以在网上申办业务、查询办理进程,彻底打通审批环节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启动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实施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立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筹备首届“8•19”中国医师节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整合全市急诊急救医疗资源,组建“120”调度指挥中心,打造黄金时间急救通道。探索推广多学科诊疗、日间医疗服务,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动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多措并举,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推动医疗服务向高质量、人性化发展,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三、围绕“一体两翼三区”医疗卫生规划布局,全力谋划推进重点项目。
“一体”是建立市本级医疗服务核心区。重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临床药物实验基地、爱婴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市5个“国字号”项目和2个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逐步成为辐射吉林省东南部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两翼”是将坐落于集安市的市第五人民医院打造成为集休闲、观光、度假、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将坐落于梅河口市海龙镇的市海龙精神病医院建成吉林省精神类疾病救治康复基地。“三区”是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区、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示范区。以项目建设带动全市卫生与健康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补齐“医”的短板,为我市建设吉林省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东北东部中心城市和国际医药健康名城奠定坚实的基础。(市卫计委办公室 程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