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通化市2018年职业技能竞赛暨“通化工匠”选拔赛在通化市技师学院拉开帷幕。通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邵波;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张宇主任;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楠;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积平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开幕式,并现场观摩比赛。各县(市、区)代表、评判员、工作人员及参赛选手4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为搞好此次竞赛和“通化工匠”等四项评审选拔,在省人社厅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我市选派了省内相关院校专家领导和行业企业精英翘楚24人参与此次评审选拔工作。
此次竞赛共设10个竞赛工种。分别为技能竞赛的汽车维修工、育婴员、养老护理员3个职业(工种)。“通化工匠”选拔赛的松花石雕刻工、焊工、维修电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冷作工、车工7个职业(工种)。当日共有来自各县(市、区)和市直企业一线职工100多名选手参加角逐。
经过一天激烈的竞赛,李辉等9名获奖选手被授予“通化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同时给予一二三等奖每人3000元、2000元和1000元现金奖励,经省人社厅核准后,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按参赛选手人数比例为各职业(工种)选手晋升职业资格。授予通化县人社局、市技师学院和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竞赛优秀组织奖”。
当前,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对标台州、学习先进,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实现我市“三个目标”提供人才支撑。
在开幕式上市人社局局长陈楠指出:“我市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暨“通化工匠”选拔赛既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工作“一个意见,七个计划”的具体举措。现已启动实施的“通化工匠培养计划”,就是要利用5年时间,评选并重点培养50名“通化工匠”,每年评选10名左右,授予“通化工匠”荣誉称号并给予3万元奖励,“通化工匠培养计划”的实施是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赛、评、奖、用”四位一体吉林特色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的具体体现。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对促进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激励引导全市广大技能人才学练技能、奋发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闭幕式上市人才办主任孔令泉对此次竞赛也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这次竞赛,是市人社局牵头市职业技能教育集团相关单位精心组织筹备,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和积极支持下开展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兴市战略,推进通化绿色转型、率先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竞赛拓宽了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发展通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我市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下一步,将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落实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造精神,立足新起点,充分认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载体形式,优化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和成长条件,充分营造识才爱才尊才重才的发展氛围。对此,我们也诚恳的邀请广大技能人才,积极到这个舞台一显身手、尽显才艺,使技能人才在我市振兴发展方面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激发技能人才在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不断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
5月30日,受邀的24名省内相关院校和行业企业专家按工种分成7个评审小组,分别对我市“通化工匠”等四项评审开展公平、公正的评选工作。专家们通过认真细致查阅申报资料和观看申报视频等程序,评选出“通化工匠”初步人选及“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师徒工作间”“市级实训基地”初步评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