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地动态
交警支队扎实推进交管“放管服”改革20项措施落地惠民
发布时间:2018/09/30  |  来源:通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  专栏:本地动态
 

交警支队一把手挂帅,专班推进,有效落实交管工作放管服改革20项措施任务,确保改革措施及时落地,惠及山城群众。

一、领导重视,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副市长、公安局长孙景龙亲自到交警支队调研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副局长林彬多次听取改革进展情况汇报,协调工作落实。市公安局成立了以副局长林彬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交警支队领导分工负责,支队长尤传进亲自挂帅,政委车明辉牵头协调,车管所负责协调调度。支队召开党委会2次,尤传进支队长亲自组织专题会、协调会、现场会5次,协调调度,推动落实。支队制定工作方案和任务推进表,对涉及的资金、设备、人员特事特办、优先保障。支队将20项改革措施纳入支队本级和县(市)交警大队的年度目标考核,明确时间节点,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兑现承诺。支队领导包保组对改革一并包保,定期深入各县(市)检查指导,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强化措施,狠抓任务推进落实。支队把20项放管服改革分解细化为30项工作75小项具体工作任务,制定了任务清单,每小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采取超常规举措,实现了“4个减免”。车管所开展了窗口集成改革,优化窗口流程,调整大厅区域部局,将所有业务窗口全部调整为综合性窗口,每个窗口都做到普通业务“一窗办”,18项业务“一证办”,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只排一次队。进一步强化导办作用,导办台有专人为申请人初步审核材料并发放排队号码,受理窗口审核申请人提交材料后,转入内部传递流程。领取牌证窗口将制作好的驾驶证或车辆号牌发放给申请人。支队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科学调整人员,为车管所增加13名人员充实到窗口,使车管所受理窗口数量由5个增加到8个,提高办事效率,实现“一窗发证”。新购置了6台PDA查验机,为每名查验员配备1台。车主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驾驶车辆进入查验通道后,照相、查验、材料传递等环节均由查验员负责,车主只需驾车通过通道内的各岗位即可完成查验。在车管所开设自助办理服务区,设立3台交管业务自助办理机和2台自助缴税机,配备专门人员引导帮助群众办理各项业务。成立了网办中心,设立受理审核、制证、声讯、邮政4个台席,机动车和驾驶证两大类25项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理。与邮政部门沟通协调,签署合作协议,开展警邮合作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全地区各安检机构向社会公布预约检验服务项目,支队监管中心每周六安排工作人员对预约检验车辆进行审核。支队授权6家4S店代办临牌业务,在1家4S店建成服务站,开展代办二手车转移登记和新车注册登记业务。认真开展“交管12123”事故快处工作,开展交管“12123”平台应用培训6次,建立事故快处快赔审核用户14个、前台处理事故用户32个,利用平台处理事故39起。与市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了“警保联运”机制。

三、强化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确保“放管服”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让改革红利惠及每一位群众,交警支队自6月份起,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及阵地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放管服”便民服务。全面开展传统媒体宣传,交警支队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传媒媒体,对“放管服”工作进行宣传和解读,解答群众问题及意见。组织新闻媒体记者随警作战,深入车管所连线直播、互动采访等,在通化电视台、通化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交警直播间、《聚焦民生》栏目发表解读性、告知性的各类新闻信息22条次。围绕“放管服”主要工作开展专项采访,制作出《互联网+交管服务》、《选号就上互联网,心仪号牌拿回家》等专项题材报道,在电台、报刊进行播报。创新宣传模式。为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打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交警支队利用“双微”平台、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宣传新媒介,推送“放管服”相关信息38条,用户阅读量达12万人次。在微博、微信开设微话题,在线与网民互动,解答群众问题及。同时将“放管服”工作中的互联网业务的注册方式及车牌、证、驾考等网上业务服务流程制作成简易图文,发布在微博、微信上,供广大群众学习和参考。开展全天候阵地宣传。为全面营造“放管服”工作宣传氛围,交警支队在市区6处大型LED诱导屏全天候滚动播放“放管服”宣传内容,悬挂 “放管服”宣传横幅20余条,挂图6套1200张,摆放大型宣传板8块,营造好“放管服”宣传氛围。深化记满12分网上学习便民服务。支队于2016年11月正式在全市范围内开通运行记满12分网上培训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工作规范化、全民化,建立“两学一督”工作机制,由2名民警进行技术操作和日常管理,宣传科负责人和总队负责后台监督工作,保证网上学习的顺利进行。目前,网上学习报名人数已达1378人,学完人953人。


通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2018/09/30
专栏直通车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