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执行联动联席会议,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三十余家单位出席会议。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杨军主持会议,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太范通报了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会战”工作情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正军做重要讲话。
张太范说,本次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执行联动联席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对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针对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会战”工作情况,张太范通报如下:
一是准确把握目标,加快落实进度。自2016年5月起,全市法院全力打响破解执行难攻坚战。两年多来,全市法院严格按照上级法院确定的破解执行难的总体思路,强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2018年7月1日开始,全市法院开展了“集团作战击鼓奋进、决战总攻执行案件”活动的“猎赖一号”专项行动,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截止到10月15日,共执结案件5490件,司法拘留76人,以涉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4人,实际执行到位金额4.37亿元,发放执行款1.65亿元。目前,全市法院已经全面完成了上级法院要求的三个90%,一个80%的核心指标。
二是加强联动配合,形成执行合力。近年来,各联动单位和法院之间逐步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为人民法院解决查人找物难题开通了信息直通车,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公安、土地、不动产登记等单位和法院积极执行联动,依法协助法院查人找物,加大了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威慑与惩戒效果。全市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失信人员名单库发布失信被执行人3577人次,限制高消费2153人,通过微博、微信、法院网站、电台电视、广场等形式发布辖区内失信被执行人12批346人次,并在全省法院率先开通了督促失信人尽快履行义务的失信彩铃,多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或者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履行协议,有效遏制了各种抗拒和规避执行现象。不仅对改善当前执行环境、缓解执行难问题效果明显,而且对强化社会诚信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促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及时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下一步工作中,全市法院将继续密切与各联席单位的合作,完善网络查控系统建设,加快和联席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努力实现信息互联,继续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力度,实现职能部门的有效联动,形成越织越密的信用惩戒网,着力破解规避执行难题。继续加大部门协同和打击拒执犯罪力度,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打击合力,努力在全市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失信可耻的良好法治环境。
在听取了张太范院长的汇报之后,赵正军书记对法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落实联席单位联动职责,保障“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得到如期解决提出五点意见: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信心和决心。要提升政治站位,从加快依法治市的高度,充分认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岗位特点,狠抓任务落实,确保“基本解决执行难”综合治理目标如期实现。
二是充分认识共同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是党委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份内之责。要积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努力缓解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压力,进一步健全完善执行工作联合惩戒机制,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氛围,推进全市诚信体系建设。
三是强力推进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各相关部门切实发挥执行网络查控系统作用,促进跨部门、跨行业信用信息共享,主动对接服务,打破信息垄断和部门壁垒,形成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强大合力。要继续加大执行联动的力度和范围,对法院执行工作中依法委托、办理的事项,要积极主动协助执行。
四是要保持打击拒执犯罪的高压态势。市法院、市检察院和市公安局要进一步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开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健全衔接联动机制,持续保持打击合力,强化拒执典型案例的宣传,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五是要继续加强工作考核。要把执行网络查控、失信惩戒、打击拒执和干预执行等解决执行难的工作重点纳入综合治理等工作考核,严格奖惩制度。对行动迟缓、联动不利的单位予以通报,并且视情节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部门,要注重典型的选树,并采取适当形式交流经验,巩固成果,切实形成具有通化特色的执行联动大格局,为维护司法权威,提升社会满意度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