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地动态
通化:建设信用体系,打造信用城市品牌
发布时间:2021/11/10  |  来源:吉林日报  |  专栏:本地动态
 

近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化市分公司因竞标急需进行信用修复,通化市政数局在了解到企业因疫情防控期间受不可抗力产生失信行为,积极与省、国家申请,仅用一天时间快速帮助企业修复失信信息,保障企业正常参与竞标,助力企业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对此,我们全力打造信用城市,加强信用监管,加大对守信主体激励力度,营造信用有价的浓厚氛围,让更多的守信者得到信用红利,取得初步成效。”通化市政数局信用信息中心张永青告诉记者。

1.jpg

夯实信用建设基础,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通化市加快推动“信用城市建设”工程,打造信用城市品牌,让“守信受益、信用有价”成为全民共识。

健全信用承诺机制。实行宽进严管,鼓励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签署信用承诺书,推动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截至目前,已归集上报信用承诺数量达180496件,为推动事中事后监管打好基础。

2.jpg

推进分级分类监管。推动部门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等结果为参考依据,对监管对象进行信用分级分类评定,根据信用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截至目前,已对物业管理、社会保险、文化市场、餐饮等24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持续开展信用修复。制作通化市市场主体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流程图,整理2019年以来所有行政处罚信息,逐条联系失信主体进行宣传讲解,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失信企业通过主动申请、参加培训考试等渠道修复信用。截至目前,共帮助全市476家失信主体完成信用修复,规避失信风险。

3_看图王.jpg

全面推进“信易贷”。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和后台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更多银行、企业入驻,加快提升信易贷规模。截至目前,信易贷平台入驻企业25544家,成功授信2.36亿元,入驻金融机构25家,发布金融产品27个。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稳步推进信用监管。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归集共享各类相关数据,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扎紧藩篱,让权力服务企业不越界。截至目前,“互联网+监管”平台检查实施清单完成率100%,位居全省第一;监管事项覆盖率指标61.58%,位居全省第二。

吉林日报|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