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地动态
通化市通化县微公益协会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1/09/18  |  来源:通化市通化县微公益协会  |  专栏:本地动态
 

人民日报@大学生说:“参加支教、社会调查等,了解社会民生,主动做出贡献;积极实习,规划未来,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对相关领域进行研究、专业实践,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做出自己的作品;参与志愿服务,丰富阅历,也丰富精神世界;参加社团,发展兴趣,在喜欢擅长的领域深耕,提升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了解自己的闪光点。”

近日,通化县微公益协会党支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组织了一场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交流活动。交流活动由协会青年先锋队队长石文迪主持,邀请了通化博安心理教育中心袁的铭泽、罗玉环、安迪老师现场给予点评和指导。交流结束后又到山水华城小区进行了捡拾垃圾、环保宣传等现场实践,尽微薄之力,为社区环境做点贡献。

作为19级大学生,集美大学石文迪从如何加入社团、怎样入党、四六级如何过、怎样选择考研等,江苏科技大学刘宇凡从大学学习生活经验、未来发展规划、学长经历、身边励志故事等方面与学弟学妹们进行了分享与探讨,让她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对于个别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自我迷茫等问题,通化博安心理的三位咨询师用专业的技术,现场调节大学生的内在动力,给她们赋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内感受着自己能量升腾。让她们的自信心提升了,看到自己的优点很开心,并有信心处理好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交流活动,培养大学生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习知识、锻炼才干,提升综合素质。拓展视野,找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实践出真知,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让未来可期。

吉林化工学院21级新生于佳成:继“给环卫工人送伞”之后,这是我第二次在微公益参加志愿活动。这次做志愿者活动的感受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深刻!过瘾!“深刻”在学姐老师为我们答疑解惑,不厌其烦,让我们大一新生收获满满。“过瘾”在这场会议上的我们欢声笑语,谈天说地,大家从陌生时的无言转变到熟悉畅谈。是你们让我能在陌生人身上发现魅力无限的和善,让我这个多年社恐病患者得到“精准治疗”;是你们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多地向往和更少的顾虑;也是你们让我开始热爱微公益,热爱实践活动。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21级新生何金璠:即将上大一的我有幸参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交流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跟学姐学长还有老师们一起讨论大学生活。大家一起捡垃圾,来做志愿者,虽然放弃了我们的休闲时光,但是我们毫无怨言,实际上做志愿者是在帮自己,因为我们收获了平时体会不到的内心满足和快乐。感谢微公益协会让我穿上了心心念念的“红马甲”,第一次的亲身体验,让我体会到社会实践的魅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我们走向社会,丰富假期生活,结交新朋友。期待下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希望可以为社会奉献一点微弱的力量!

海南师范大学19级新生徐艺宁:赶在临上大学的前两天收到活动通知,在整理行李的忙碌中犹豫着做了“参加”的决定,一个会让我在接下来大学生活中受益匪浅的决定。听着老师的点评与指导,学姐学长的分享与讲述,我们从自身出发,看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再利用到社会实践当中来,环环相扣。当我们拿起清洁工具来到小区的广场,人不多,清洁能力也有限,但是看着地面由原来的些许垃圾枯叶,到现在的干净整洁,每个人心里心里、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就是志愿服务的魅力所在,而我们作为大学生,这样的感觉尤为深重。怎样做好自己,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是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于心的使命。感谢协会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对自己、对学业、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也会矢志不渝地行走在微公益这条道路上,看前方花开一路,感馨香沁人心脾。

通化市通化县微公益协会|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