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地动态
通化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综述(上)
发布时间:2021/02/13  |  来源:  |  专栏:本地动态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疫情大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果断出击,精准施策,牢牢把控战“疫”之大局。市委书记高志国第一时间赶赴市疾控中心指挥调度,迅速组织召开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全面部署各项防控工作,一场牵动人心的人民战“疫”在通化山城全面打响。

  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精准三确保”要求,迅速启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三统一”运行机制,提级防控、上下联动,强化“扁平化、市区一体化”高效指挥体系。市委书记高志国,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平任指挥长,不舍昼夜坚守一线指挥、实地督战,每天都深入战“疫”最前沿,实地察看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要求快速开展流调排查,精准实施隔离管控,果断开展核酸检测,全力组织医疗救治,加强社会面管控,扎实做好物质保障和舆论引导工作,把疫情防控举措落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严之又严。

  为精准有序高效推进联防联控各项工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了综合协调、核酸检测、流调和社会防控、社区管控、隔离转运、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宣传和社会动员、境外防控、农村疫情防控、军队疫情防控、督查检查12个工作组,副市级领导分别任工作组组长,分工协作,狠抓人员排查,狠抓隔离管控,狠抓核酸检测,狠抓医疗救治,狠抓人物同防,狠抓基础储备,狠抓宣传引导,狠抓责任落实。

  市委书记高志国强调,要扛起责任、细化措施,积极应对、有效处置,全面开展流调溯源、封闭管控、核酸检测、风险排查评估和重点场所消杀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大蔓延。

  1月12日疫情发生当天,我市果断实施隔离管控,启用隔离点15个、房间1030个。抽调20余台救护车、120名转运人员进行紧急转运,第一时间将6名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共同居住者10人点对点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隔离观察。同时,迅速开展流调工作,集结流调人员120人,公安干警560人,组成60个流调管控组,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开展追踪调查,综合运用大数据核查和现场调查等手段,基本摸清查实了6名无症状感染者的行程轨迹,确定了暴露场所和接触人员范围,在最短时间内划定风险区域。当日,共流调人员324人,查找密切接触者130人、次密切接触者110人,并查实一例、转运一例,一对一将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共计240人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当天组织160余名采样人员和280余名服务保障人员,连夜对重点区域及相关联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通过流调、评估,对23个重点区域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封控32个场所,集中管控1344人,成立了由180余人组成的后勤保障组、现场管控组、疫情处置组、环境消毒组驻点开展服务保障工作。派出80名消杀人员对无症状感染者所居住的楼栋、小区、所在单位、乘坐的车辆、就诊的医院开展了终末消毒处理,一日内共消毒场所30余处、出租车1504台、公交车281台。迅速向社会发布公告,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布疫情进展情况。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牵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疫情发生第一时间,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在北京学习时紧急视频连线,作出指导,提出明确工作要求。从京返回后,省委书记景俊海于1月16日和2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于1月30日亲自到通化战“疫”前线,在抗疫和保供等方面既给通化以精准具体的指导,又在人财物方面给通化以大力的支持。同时,以省委副书记高广滨、副省长安立佳带队的工作组进驻通化指挥。

  1月17日,以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为组长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吉林工作组进驻通化,从排查、管控、救治、核酸检测等各方面给予全程指导,对市委、市政府源头控制、链条清晰、落实“四集中”及时、强力管控措施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自调度疫情防控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在省委书记景俊海的亲自协调下,国家工作组从全国抽调多位知名重症专家和中医专业团队来通支援,实施 “一人一策”“一人一案”、中西医结合,精准诊疗,取得明显效果。

  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作组的科学指导下,1月21日,为避免人员外出,迅速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凌晨对居民实施行居家封闭管理,同时进行全城消杀。到1月30日,对东昌区居民进行重点人群精准集中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基本做到了清仓见底。

  按照国家要求,我市利用2天时间,清空了唯一一家三甲医院,作为国家、省、市医疗队进驻的定点救治医院,解决了救治医院大问题;利用48小时,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拥有310张床位的全国首个方仓康复医院;利用3天时间,改造了待售的9栋587户住宅楼,作为集中隔离点;利用1周时间,建设了1186间房的方仓集中隔离点。

  在实施严格居家封闭管理的同时,同步制定并实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障供应方案,开通市民服务热线、网上服务平台,24小时受理和解决群众诉求。实施“三级接力”保配送,通过外部集中采购、调用政府储备等方式,始终保持生活必需品供应可满足14天以上;组织600余名工作人员对物资集中打包,动用700余台车辆将“蔬菜副食品综合包”分发到各居民小区;动员7000多名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按轻重缓急迅速开展配送。现已完成蔬菜副食品综合包、小年生活包和春节生活包三轮配送工作。启动243个小区内部供应点和符合防控条件的32家大型商超,指定56家药店和移动药品配送车、107家母婴用品商超,全力保障群众生活需要。确保医疗物资保障,省卫建委协调调集负压救护车55台、移动核酸检测车8台、支援ECOM等救治设备72台;在省工信厅帮助下,防护服、N95口罩、核酸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充足。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及时发声,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每天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截至2月11日,已召开28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按照科学划分、精准防控的要求,我市有序放开社会管控面,自2月4日已将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通化医药高新区和4个行政村、1个社区、14个居民小区调整为低风险区。随着疫情持续向好,自2月11日14时起,除东昌区新站街新兴社区中安欣盛A区、东庆社区外贸亿德C区等16个小区仍为高风险地区外,东昌区其他区域均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春节期间,制定社会面精准管控办法,对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楼栋、密切接触者的单元和次密切接触者的住户,继续实行封闭管理;允许其他区域居民,采取限人限时、错峰错时的方式出行购物。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有序开放部分大型商超、露天年货市场等,保证节日供应。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补齐短板、堵塞漏洞,继续抓好医疗救治、隔离管控、社会面管控、农村防控等方面工作,坚决扑灭疫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按照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序推进原则,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尽早复工复产复市,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和经济发展攻坚战。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