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始终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落细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确保各类市场主体稳定运营,促进经济发展潜力快速释放。
实施“放管服”改革提升工程。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制定《通化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组建攻坚专班,制定日常工作机制。在政务大厅设置咨询、自助申报、综合受理区。简化企业开办程序,依托“e窗通系统”办理登记注册业务,常态化企业开办不超过1.5个工作日,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打造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进驻县政务大厅的“一窗”分类受理事项1383项,占进驻政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的97.9%。政务服务审批时限再压缩。全县23个部门对334项政务服务审批时限进行了再压缩,压缩占比10.2%。提升不动产登记效能,简化登记流程、精简材料,办理不动产登记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
实施降本减负工程。推动涉税事项“全程网办”,梳理185个网上办理涉税缴费事项,制作“非接触式”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今年1至10月份,全县落实减税降费9246.6万元。清理规范收费事项,公布《通化县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通化县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全县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5项。规范中介服务市场,梳理编制全县保留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45项,调整1项。组织召开全县银企对接推进工作会议,推进12家金融机构和39户企业进行了银企对接,截至9月末,为211户企业贷款9.39亿元。
实施信用城市建设工程。加强政务和商务诚信建设,协调组织全县60多个部门签订《政务承诺书》,依托“信用通化县”网站公示“双公示”信息7580条,帮助50户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协调行管部门组织企业签订587份企业信用承诺书。引导105户企业入驻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5家发布贷款需求,共2781.5万元,其中2户企业已成功授信,对210户食品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风险等级和信用等级评定。
实施全城通办工程。制定通化县《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点)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召开5次工作推进会,落实标准化建设任务。统一规范制作乡镇门牌,一次性告知、投诉举报等制度板,统一配备便民服务设施。合理配置综窗和部门综窗工作人员,便民服务中心已经全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目前,乡镇、村级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及一次性告知单正在印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