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0春节消费提示,从人身财产安全、购物、年夜饭、旅游、家政、预付式消费、老年消费等7个方面提醒消费者注意各类消费陷阱。 外出注意人身财产与个人隐私安全 春节期间,无论旅游出行、购物还是餐饮消费,应注意保护好人身财产安全,特别提示大家参与冰雪项目,必须选择正规商家和安全的活动场所,关...
1月3日,有博主爆料,国航一位员工将多位明星的乘机记录发布在个人微博上,其中包括井柏然、邓伦、杜鹃、倪妮、张杰等。这些明星的姓名生日座位号及会员卡状态皆被曝光,疑似该员工还晒出与明星靳东的合影。中国国航公司接到举报后,经过核查,表示这名员工行为严重违反国航公司数据管理相关规定,并对该员工进行停飞处理,对被侵犯的乘客道歉,...
日前,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涉及保暖用品、购物消费、旅游出行、购买车票等诸多方面。其中,广大消费者在网上购买车票时,应尽量选择12306 官方网站或手机客户端购票,警惕第三方购票平台的“默认搭售”。 保暖用品认标识 寒冬来临,各类保暖用品纷纷上市。消费者在购买电热取暖器、保暖内衣、羽绒服、暖宝宝等保...
2019年12月22日,徐某向江阴市公安局月城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我丢失了价值几万的香烟和钱,还有身份证工资卡。他是撬掉了后门的锁进来的,店内有监控。”当时报警人心急如焚。 经了解21日晚7时许至22日晨6时许,犯罪嫌疑人串至江阴市月城镇戴庄村日照新村采用撬窗栅手段,入室窃走徐某家东侧副食店内香烟33条、柜台内样品香烟15包、现金11...
在日常消费中,一些原本简单快捷的服务,如今却需要消费者关注公众号、下载APP才能实现。在一些商场,不装APP小车推不了、发票开不了,有的还用海报宣传用APP支付可以“不排队”,有的饭店需要消费者关注餐馆公众号后,才能让消费者看到更新、更全的菜单……如此一来,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些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或不愿下载新应用的...
人脸识别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担忧。有关专家建议,加强相关立法,规定人脸识别的准入场景、准入条件,明确企业的资质,明确一旦违规应该接受何种处罚。 刷脸一时快,问题却不少。 人脸识别技术开始在很多场景落地,相应的纷争也接踵而至。 2019年10月,杭州一位消费者因当地野生动物园要求消费者刷脸入园,将动物园告上法庭,被称为...
《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深圳龙岗警方连续打掉两起以“成功学、营销学”为幌子的涉嫌诈骗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犯罪团伙,受害者遍及各地,很多人受了骗却不自知。警方在调查中发现:所谓的“成功学大师”创办的这两家公司,以帮助中小企业主做营销策划、讲授课程等为由实施诈骗,并以传销模式“拉人头”发展学员。 自称“品牌魔法师”“企业华...
2019年12月2日,广东省广州市反诈中心根据省反诈中心推送的预警信息,发现番禺区一位群众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番禺区反诈中心向事主发送防诈警示短信及致电数十次,但事主深陷骗局,对民警警示未作回应,且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考虑到情况紧急,反诈人员迅速启动联动机制,找到该事主最新住址,并立即通知辖区派出所找到事主,及时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