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投资者对理财需求升温,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不过,部分机构在开展金融产品网络营销时,却暗藏各种“套路”,让人防不胜防。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日前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侵害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财产安全权的“套路”行为。互联网贷款营销不当目前,部分机构在互联网页...
“为什么到确认出票时,要临时收费?”在杭州工作的张女士平时工作比较忙,今年春运选择用抢票软件购票,却遭平台诱导购买vip。1月7日,张女士在某抢票软件平台上预定3张1月29日从杭州东开往荆州的高铁票。根据平台页面介绍,消费者可在下单时勾选多买几站或少买几站,然后再上车补票或提前下车。担心抢不到票的张女士勾选了“跨站抢票”,在预...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少人因为反诈意识薄弱而惨遭诈骗,也有一些人总觉得电信诈骗这种事离自己很遥远,直到被骗才追悔莫及……在牡丹江穆棱市发生的真实案例,揭露了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的几种手段。刷单类诈骗2021年5月31日,穆棱市一女士收到一条陌生短信,称其长时间浏览短视频平台,邀请她参与原创视频帮点...
春节临近,网购的年货纷至沓来,然而今年很多消费者在收取快递时发现,包裹上总是贴着印有“扫码领100元现金红包”“随机奖励2箱牛奶”“扫码抽:1个保温杯”等内容的二维码,看上去颇为诱人,这究竟是春节福利还是营销噱头?记者带你揭开背后的秘密。明着抽红包 背后“套”腰包距离春节还有不足两周,家住山西省太原市的王女士来到小区内的菜...
年关将近,诈骗时有发生,而围绕老年人的常见骗术多围绕着“健康”,打着免费体检、健康讲座或者“知名专家”上门问诊等旗号,盯着老人手里的“钱袋子”。那么,具体骗术都有哪些?老年人该如何提高防骗意识?“免费体检”实为推销“保健品”2021年7月25日,海淀分局花园路派出所接到事主王大爷报警,称前几天在家中接到一自称是某康复中心的工...
“警察”网上办案,让你躲到偏僻角落单独联系,并让你不要告诉任何人,还要定时汇报位置,你会相信吗?近日,家住南京江北的严女士信以为真,险些被骗,所幸被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山畔派出所民警成功劝阻。“我妈妈应该是遇到诈骗了,但是她不相信,你们快跟她说说。”2022年1月3日晚7点左右,家住江北的小沈带着母亲严女士来到山畔派出所...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跟着老师实现财务自由”,各路“股神”“大师”“白富美”“老法师”在直播间通过娴熟的“话术”卖力地向粉丝们推荐股票,以此吸引直播间用户到指定渠道开户、购买股票。上述行为早在2018年就被中国证监会明确为违规行为,但是却屡禁不止。近日,深圳证监局发布2022年第一期“证券期货机构监管通讯”再次公布了证券公...
据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统计,2021年12月第一周沈阳发生4起刷单诈骗案件,被骗总金额88万元。沈阳警方称,目前占比最高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就是刷单,刷单返利诈骗已经占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的近一半。在这4起案件中,沈阳市浑南区某女子12月3日参与短视频点赞兼职,被骗8万元;于洪区某女子12月3日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