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为有效发挥社会信用在支撑“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作用,以信用承诺制为基础构建“极简审批”模式,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黑龙江省关于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朱江,省司法厅副厅长陈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一、出台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浙江省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交...
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宋建立18日表示,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快速增长,以制造业为主的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被侵权风险增高,构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迫在眉睫。 宋建立是在当日于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信用峰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此次峰会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 据宋建立介绍,2020年我国知识产权一...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但仍存在一些难点堵点亟待解决。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七个领域提出40多项具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将围绕服务“六稳”“六保”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在金融层面,除了强调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外,《意见》明确,大力发展市场化征信机构,建设和完善“信易贷”平台,推动水电气、纳税、社保等信用信...
信用修复制度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机制,是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重要环节,是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必然要求。 信用修复起着挽救失信、警示潜在失信,改善社会诚信关系的重要作用。根据法律规定,对失信息进行修复主要有两种措施:屏蔽和撤销。屏蔽的适用条件是被执行人履行完毕执行义务才能申请对失信信息...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工作部署,银保监会于近日发布了《关于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从八个方面提出了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包括优化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和服...
近日,上海市委印发了《法治上海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上海法治社会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以下统称两个《规划》),市委依法治市办负责同志就两个《规划》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出台两个《规划》的背景和意义? 答: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